通過使用
織物透濕量測試儀,能夠科學、準確地測量面料的透濕性,并為面料的設計、選擇和應用提供依據。無論是運動服、戶外裝備,還是日常衣物,具有良好透濕性的面料都能大大提升穿著者的舒適度,避免因濕氣積聚造成的不適。因此,透濕量測試不僅是織物品質檢測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升產品功能性的關鍵步驟。
1.什么是織物的“呼吸”能力?
織物的“呼吸”能力通常是指面料在穿著過程中能夠讓水蒸氣(汗液)通過的能力,亦即透濕性。水蒸氣透過面料的過程是通過織物的微孔或纖維間隙進行的,它與面料的結構、纖維的材質、以及紡織工藝密切相關。具有良好“呼吸”能力的面料能有效將人體汗液排出,保持皮膚干燥,避免因濕氣積聚導致不適或病菌滋生,增強穿著者的舒適感。
2.透濕量測試的原理
織物透濕量測試儀主要通過模擬人體穿著時產生的汗液蒸發(fā)過程,測定織物的透濕性。其原理通?;谝韵聨讉€方面:
-溫度差異:人體皮膚溫度較高,而外界環(huán)境溫度較低。透濕量測試儀通過設置不同的溫度和濕度條件,模擬人體與環(huán)境之間的溫濕度差,評估水蒸氣的透過情況。
-水蒸氣透過率(MVTR):測量織物對水蒸氣的傳遞能力,單位通常以“g/m²·24h”表示,即每平方米織物在24小時內能通過多少克水蒸氣。
透濕量測試通常使用特殊的測試設備,如透濕量測試儀,通過模擬溫差和濕差來測量面料在特定條件下的透濕性。
3.工作原理
它的核心組件包括溫濕度控制系統(tǒng)、測試艙體和傳感器。其基本工作原理是:
-樣品準備:首先將待測的織物樣品置于透濕量測試儀的測試室內,測試室通常由上下兩層構成,一層加熱并濕潤,以模擬人體皮膚的熱量和濕度,另一層則模擬外界環(huán)境。
-溫濕差創(chuàng)建:儀器通過控制內部溫濕度,制造一個較大的溫差和濕差。這種差異促使水蒸氣從織物的一側(濕潤的一面)滲透到另一側(干燥的一面)。
-水蒸氣蒸發(fā)量的測量:測試儀通過精確的傳感器測量水蒸氣通過織物后的變化,計算出通過織物的水蒸氣量,從而得出織物的透濕性。
4.透濕性與面料“呼吸”能力的關系
透濕性直接影響到面料的“呼吸”能力。一塊高透濕性的面料能夠在穿著者出汗時迅速排出體內的濕氣,避免潮濕和悶熱感,從而增強穿著的舒適性。
例如,運動服、戶外裝備等功能性服裝,通常要求面料具備較高的透濕性。這樣在進行劇烈運動時,面料能夠幫助運動員快速排出汗液,保持皮膚干爽。對于冬季衣物而言,雖然保暖性更為重要,但如果面料透濕性差,汗液無法有效排出,反而會導致寒冷的感覺,甚至引起感冒等健康問題。
5.如何通過透濕量測試儀評估面料的“呼吸”能力?
織物透濕量測試儀能夠通過精確的水蒸氣測量來量化面料的透濕性,進而評估其“呼吸”能力。在評估過程中,測試儀能夠模擬真實穿著情況下的溫濕度差異,獲取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數據:
-透濕量(MVTR):即每平方米織物每24小時內排出的水蒸氣量,數值越高表示面料“呼吸”能力越強。
-濕氣阻力:反映水蒸氣通過織物的難易程度,值越低,面料的透濕性越好。
-平衡濕氣透過率:評估織物在濕潤條件下的穩(wěn)定透濕性能。一般來說,透濕性較好的面料在濕潤狀態(tài)下能夠維持較為恒定的透濕量。
6.影響面料透濕性的因素
織物透濕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,常見的包括:
-纖維種類:天然纖維如棉、麻等具有較好的透濕性,而合成纖維(如滌綸)則相對較差。
-織物密度和結構:織物的紗線密度、纖維排列以及編織方式會影響其透濕性。一般來說,松散的織物結構透濕性較好。
-整理工藝:面料經過不同的整理工藝處理(如防水涂層、抗撕裂處理等)會改變其透濕性。通常,防水處理會降低透濕性。